首页 > 文化 > 星火相传 正文

【星火相传】承载工农红军与百姓深情厚谊的海螺号

稿件来源:《共产党人》第10期 作者:王 琼 发布时间: 2024-07-01 | 打印 | 字号:TT

QQ截图20240522095241.png

  承载工农红军与百姓深情厚谊的海螺号。 宁夏博物馆供图

 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,珍藏着一件有特殊意义的一级革命文物——海螺号。这件馆藏长27.5厘米,通体呈白玉色,表面有带状螺旋纹,螺旋纹上有盐锈迹,螺口有一用于携带的穿孔。这枚海螺号,承载着什么样的历史记忆,要从红军时期的一支并不出名的部队说起——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三团。

  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三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井冈山时期的红三十一团。1928年朱(德)毛(泽东)会师后,红三十一团由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部队编成,走出了张宗逊、邓华等开国上将。从革命摇篮井冈山到漳州战役五峰山,历经多次改编、整编、整训,在1933年6月藤田整编后,成立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三团。其后,从湘江血战到走出草地,当1935年9月中央红军到达哈达铺时红三团已经严重减员,只剩下了不到一个营的兵力。中央军委撤销了这支部队的建制,红三团仅存的几百人被分散编入红一团和红二团。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后,11月3日,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新的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,毛泽东为主席,周恩来、彭德怀为副主席。11月8日,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,随后以红一师和陕北红军各一部为基础重建红三团,全团共有500多人,在其后的东征中取得了战斗、扩红双丰收。

  1936年4月,红三团接到命令停止东进,回师西渡。在太相寺会议后,编入西方野战军左路军,挺进西兰公路沿线,执行西征任务。5月21日,全团进到安塞,团部就设在一个破窑洞里。晚上7时许,团长阮金庭(后更名阮平)、政委萧锋见到了途经这里要去往保安的周恩来、张闻天、陆定一、邓小平和邓发等首长。

  红三团政委萧锋回忆,周恩来副主席给他们讲了当前的形势和西征的意义,还特别强调:“西征路上,一定要尊重回族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,不能住清真寺,吃猪肉要避回民。坚决遵照中央的方针,把陕甘苏区向西推进千把里。往西发展,要注意帮助地方党扩大组织,建立政权。在有把握的地区,要发动群众打土豪,分田地。但在回民地区,不能这样搞。回族的土豪、地主不能打。”这番长谈使红三团对西征的方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。5月27日,萧锋组织召开了全团排以上干部大会,传达中央关于“开展抗日救国统一战线工作,开展西北大联合”等一系列重要决定,全团上下掀起了为民族,为抗战,斗胡匪、战“三马”的战斗激情。

  1936年9月,红一军团红一师第三团为迎接红二、四方面军,驻扎于今西吉县硝河古城,在硝河城、将台堡、兴隆镇一带活动40余天,大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,发动群众打倒土豪地主,并成立了西吉境内的第一个红色政权——单家集苏维埃自治政府。

  积极筹备粮草,为会师队伍提供越冬保证,是这一时期红三团的主要任务。部队在海原韩府湾驻地筹粮时,来到当地农民黄万保家中买粮,黄万保不仅把自己的存粮全部卖给了红军,还把自家饲养的几只羊全部卖给了红军,红军临别时送给他一只海螺号留作纪念。1936年10月22日,红一、二方面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,参加会师的部队有1.15万余人,红一方面军把数万斤粮食、一部分牛羊等物资赠送给红二方面军,为会师部队提供了有力的军需保障。

  在许多文化和传统中,海螺都有着“永远在一起”“回忆与纪念”的寓意和象征。这只海螺号,从遥远的南国到了西北,承载着红军和百姓的深厚情谊。黄万保一直精心保存着这只红军千里迢迢带到海原县小村庄的礼物,并不时拿出这只海螺号,向家乡人讲述当年红军来到他家的情景。1974年,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工作人员到海原县关桥堡调研红军西征,听说海原韩府湾黄万保家中有一件红军留下的物品时,就专程去他家征集到了这只珍贵的海螺号。2001年,这只海螺号被认定为一级革命文物。

  (作者系中共宁夏区委党校〈宁夏行政学院〉副校〈院〉长)

  责任编辑:汪晓慧


>>><<<
【作者】:王 琼
【来源】:《共产党人》第10期